为全面了解五华特色文艺表演“锣花舞”,8月11日,广东海洋大学五华长乐队前往五华县采茶剧团,对这项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一次实地调研。
队员们到达剧团后,首先观看了剧团演员彩排的舞蹈,表演形式多样丰富,画面感染力强,他们的表演也深深地打动了我们在场的每位队员。之后我们锣花舞传承人邓苑雄先生进行了问答式的采访,他们为我们队员解答了许多关于锣花舞的问题。
通过这次采访我们了解到,锣花舞是由梅州五华民间已流传600多年历史的民俗“奉朝”七个程式当中的“请神拜朝、发兵、招兵”的“锣花”演变而成。表演者手拿锣花以招、提、转、绕、唱、念、吹、舞、打的形式载歌载舞,表现了民间百姓对美好生活、平安、健康的祈求。
近年来经五华县文化艺术工作者搜集、整理、 加工、提高,使这古老传统“锣花舞”更具客家民间艺术特色,在各地表演场深受观众欢迎和赞赏,2011年11月锣花舞正式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录。
原梅州市委书记李嘉曾发出这样的称叹:“中国的锣花在梅州,梅州的锣花在五华”。通过这次的调研活动,我们更加深刻地感觉到,锣花舞作为五华县特有的文化遗产,理应得到更好的宣传和推广,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我们五华有这么一个独特的舞蹈,向更多的人去展示我们五华的传统艺术。
|